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

嬰兒潮世代 vs 八九十後 - 張惠民

2011年12月1日 - 信報

筆者在近期的幾篇《信報》文章中談及了一些社會上的不安情緒,其中包括國家領導人李克强訪港,所引起的新聞自由及警權過大的爭議,亦包括對貧富懸殊表達不滿的佔領中環行動。似乎社會上,人民對現狀愈來愈不滿,各式各樣的抗議及抗爭,數不勝數,無日無之。

現在世界經濟不斷地朝向兩極化的方向發展,是造成不滿的主要環境因素。資本家以資本賺錢的速度,遠遠超過了中產階級以知識賺錢,及無產階級以勞力賺錢的能力及速度。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資本家的身上,導致仇富及社會不公的埋怨。

造成社會不安也有人的因素。在眾多的抗爭事件中,不乏年輕人的參與,他們也在這些事件中被標榜為八十後及九十後的一群,彷彿是年青一代最為不滿。

抱怨對樂觀 期望大不同

年輕的八十及九十後是當今社會上的弱勢群體,因為社會上的經濟及政治資源主要是掌握在「嬰兒潮」一族。嬰兒潮是指二次大戰後(1946-1964)的二十年裏出生的一代人,他們是資本家及中產階層的主要成員,所以近期的抗爭亦可以看成是這兩代人間的鬥爭。

強勢的嬰兒潮一族無法瞭解八九十後的不滿,他們因此亦經常表現得不耐煩。我們亦不時聽到社會上,一些成功人士包括特首及特首的候選人,對八九十後年輕人表示不同程度的勸解和責備甘,並向他們建議以個別成功人士作為學習對象。

在典型的成功嬰兒潮一族心目中,對八九十後的抱怨是不以為然的,因為幾乎所有攀上中產甚至資本階層的嬰兒潮人,都是出身與無產階級,這些人的父母在戰後一無所有的逃難來到香港,他們是當時的弱勢社群,在老舊的粵語長篇裏可以看到很多掙扎的故事。

憑着父母的勤儉,自己努力讀書,成了知識分子、專業人士、企業主管甚至企業家。他們認為與其抱怨還不如再努力一點,求人不如求己。

與現今大不相同的是,嬰兒潮一代的成長過程對未來是毫不質疑的充滿期望,雖然經濟仍然有起伏,但在戰後重建的大環境下,明天會比今天更好,明年會有更多更大的機會。反觀六十年後的現在,未來充滿變數,明年經濟不下滑已經是好消息。

溺愛下一代 需自我反省

八九十後沒有嬰兒潮一代的樂觀心態,讀了大學成了知識分子,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工作,以知識謀生也成不了中產,因為被資本家拋離得太遠了。微薄的薪酬既買不起居所,也因此過不了有尊嚴的生活,對未來又怎能充滿希望?

有趣的是,這些讓嬰兒潮一族充滿疑惑的八九十後群體,正正是他們自己調教出來的下一代兒子或女兒。嬰兒潮世代在對別人子女感到不耐的同時,對自己的小孩卻包容備至,在養育子女的過程裏,把自己成長時沒得到的都提供給小孩︰音樂、舞蹈、體育技能、旅遊等應有盡有,反而自己賴以為生的勤儉卻沒有堅持地傳承下去。

結果是這些教養好、有品味的八九十後註定是不快樂的一群,原因是在當今的經濟環境下,大部分八九十後年輕人生活能力趕不上他們有品味的要求。生活訴求超過謀生能力的距離擴大,只會產生兩個結果:一是放棄——大學生畢業去當保安員;二是不擇手段——青少年因要買名牌而販毒或援交。

我個人認為世上沒有壞孩子,只有不稱職的父母及老師。學校錯誤使用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分,導致老師過度遷就學生,父母帶着小孩向老師討考試成績、情願在家裏投閑也不讓兒子加入當前回報較低的工作,更甚的還有家長打電話給公司主管,罵主管為什麽自己兒子還不能下班。過度的保護及包容,造成年輕人每每碰上問題,都偏向先要求他人做出解決。抗爭就成了提出要求的手段。

然而,社會的和諧絕對不可能是從要求他人改善而達到的;反之,和諧是由每個人先要求自己改善而慢慢達成。例如,要爭取言論自由,並不能從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論而達到,應該是從每個人都尊重他人的言論而完成。

作者為中大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教授及系主任、利豐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研究所所長及網際物流研究中心主任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